近日,76岁的四川藏语佛学院院长甲登·洛绒向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起家乡的变化,言语中无限感慨。1983年,甲登·洛绒向巴参加工作,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藏语佛学院院长等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开启了其中国化历程,其中僧伽社会身份的变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变量因素。许理和曾指出:“在整个中国文化中,佛教一直是一个或多或少处于边缘地位的现象。
正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委员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深入挖掘、整理并阐释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让藏传佛教教义阐释更加适应新的时代,引导僧尼和信众把宗教信仰、虔诚信念转化为建设家乡、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动力。
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针对白皮书里提到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记者提出,这是否会影响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自治区政府如何尊重和保障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中新社重庆12月20日电 题:重庆缙云山何以成为“人间佛教”肇始地?——专访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孝容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常言道“不负蜀中好山水,大峨眉又小峨眉”,小峨眉指的就是重庆缙云山,民国时期这里何以成为中国佛教教育中心?其对整个中国佛教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意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承担起社会责任,佛教文化不能断层,要继续传承下去。”近日,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佛教界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最大限度地运用文化表现的新媒介,借用新技术,创造富有当代风貌的佛教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