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重庆市忠县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遭遇打假一事持续发酵。去年7月,黑龙江男子邵某在毛妈妈经营部购买了150份熟食,发现这批熟食的包装上无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遂将毛妈妈经营部起诉至法院,请求“退一赔十”,重庆两级法院均支持邵某诉求。
在不久前的青岛啤酒节,因被一位德国女子“打假”上了热搜,女子表示:“两升啤酒180元,卖假酒就算了,还拉肚子,跟德国本土的啤酒完全不一样。她还表示,自己吃的羊肉串,也说不上是什么肉做的,反正不像是羊肉。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知假买假”“职业打假”引起了不少关注。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到,针对“知假买假”问题,发布典型案例,明确只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使延宕二十多年“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得到规范。
职业打假人:打假绝不是假打【 “女子超市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被殴打”引热议】□ 本报记者 孙天骄近日,“女子超市买250斤过期大米索赔被殴打”冲上热搜榜。购买者买到过了质保期的大米,不同意退换,坚持要求超市10倍赔偿。
职业打假人以维权为手段,以牟利为目的,甫一问世,便引发社会争议不断。然而,这一群体却于争议之中顽强生存和发展,现如今,不仅呈现出专业化分工、商业化运行和集团化扩张等特征,而且,对于市场和社会的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所有购买者均在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充分保护普通消费者维权行为的同时,对“知假买假”予以规制。司法解释自8月22日起施行。
近期,长沙蛋糕店频繁遭遇投诉的事件,将“职业打假”与合理维权的议题推向公众视野。为深入探讨此议题,并探寻一个既能确保食品安全又能保障商业权益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职业打假”与合理维权的本质差异至关重要。
原标题:对“网红打假”要规范更要善用戴先任据12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针对近期网络上频繁出现“网红打假”食品安全问题的现象,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开点评称:这些事件在未经事实调查的情况下就迅速引发舆论炒作,不仅对企业品牌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极大地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