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老师很在意自己发的期刊是否是学术期刊,毕竟评职、保研、加分等需要发表的都是学术期刊。比如《读者》《中国新闻周刊》《向导》《科学与生活》《知识-力量》《生活文摘》等等都有双刊号,但这些都不是学术期刊。
在那个信息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的年代,我们的书架上总少不了那么几本“精神食粮”——《意林》、《读者》和《青年文摘》。它们曾是我们青春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回头再看,那些曾经的“神刊”简直离谱到让人捧腹不已,评论区更是被欢乐的吐槽淹没!还是日耳曼民族浪漫!
初二,赵仪参加英语交流节友好使者总决选7年前,小学毕业的赵仪为择校发愁,去一所怎样的初中呢?2016年9月,赵仪背着双肩包,扎着高马尾,踏进了重庆市第一一0中学校(以下简称“一一0中学”),成为了2016级11班的一员。追寻赵仪的记忆,回到她的初中生涯。
这些年国人的素质好像提高了,实际上人性并没有变,只是仓禀实而知礼节而已。那个年代全体中国人都认为日本小孩夏令营是真的,日本人平时都喝马桶水,日本人盘子洗7次,外国人从来不闯红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所有人都彬彬有礼,素质非常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随便走到哪里,都是互相帮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整个世界都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