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讲的“冬藏”,其实是顺应冬季自然界闭藏之规律。那具体“藏”什么呢?一是藏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纳气,冬季养肾固精,可使人体精气内聚,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奠定基础。冬天人体的阳气内收,我们要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把能量储存起来。二是藏神冬季应宁神静志,避免情绪过激,以防阳气外泄太过。
天气越来越冷,中医学强调“冬藏”,意思是说,严冬来临前,万物为避其寒冷肃杀而闭藏安静,以利保存或蓄积实力,待来年气候转暖时再生再长。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这时人体中的“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样会在寒冬时节以藏为主。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中描述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宋代诗人陆游也有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的感慨,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便能深切感受到大寒时节的凛冽寒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陈岩明 辛宣 张弛冬至悄然过去,我们将正式步入冬季最为寒冷的“三九”时段。贴敷三九贴、跟学八段锦、品鉴养生膏方、泡脚祛湿驱寒、喝人参枸杞红枣汤……在寒冷的冬季里,养生保健正热火朝天。杭州的英英(化名)一家,便是众多养生家庭中的一个缩影。
冬天冷风袭来,寒气入骨,大家都裹紧了外套,却往往忘了最需要呵护的,其实是身体里的“五脏”。中医说,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它们是生命的根本,就像一座房子的五根支柱,哪一根出了问题,整座房子都难以稳固。
来源:【银川新闻网】朱佳妮/作岁月翻过一页,时令另起一行。北京时间11月7日6时19分迎来立冬节气。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古时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会在立冬日这天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比如吃些驱寒的食物,补充体能和热量,充实元气,调节身体,以适应气候变化,称为“补冬”。
王大夫站在社区诊所门口,看着刚跑完步、呼着白气的老张,微微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张哥,咱们小区里前几天那个老贾你知道吧?也是这么想的,结果跑着跑着就气喘胸闷,还得送医院急救。这大雪刚过,阳气最容易耗损的时候,可不能乱来啊。”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每到冬天,总有不少人因为冷飕飕的天气感到身体不适。有人手脚冰凉,有人容易感冒,还有人总是觉得疲惫不堪,甚至晚上睡觉也总是睡不好。为什么一到冬天就问题百出?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题:冬至时节话养生 专家解读健康指南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12月21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节气。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节,如何科学养生、防病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