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岁的安徽含山人金枝目前在北京干家政,再过两年就到了领养老金的年龄,但她决定先不回农村老家养老了——一方面她想趁着自己干得动,在北京再多挣几年钱;另一方面,老家的医疗水平也不高,并且村里没有敬老院,只能去县城或镇上,很不方便,敬老院也不一定能提供理想的养老服务。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农村养老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半月谈记者 孙文豪七普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60岁以上)共有1.2亿。作为一个以亿计的群体,农村老人的收入、消费水平、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处于社会整体水平之下,农村养老服务是民生保障中的薄弱一环。
农村里的青壮年远离家乡去外地谋生,留下的老人中许多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他们小病不想治,大病医不起,手机不会使,三餐无规律。他们只要能走动,不论年龄大小,依然日出而作日落方息。他们大钱不会挣,小钱不愿用,从不想为儿女等晚辈添麻烦。目前,改善农村的养老问题是中国国情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