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形有体态之美,其音有韵律之美,其义有哲理之美。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一下《道德经》中的“斫”字,探索汉字的奥秘!第一部分:拼音“斫” 读音为 “zhuó”,音同 “卓”。第二部分: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通行本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译文:民众不怕死,又怎能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如果民众都怕死,那么把为非作歹的人抓来杀掉,还有谁敢轻举妄动呢?
近期,“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特展正在湖南省博物院对外展出。展览汇聚了湖南省境内170件音乐藏品,采用现代音乐篇章结构,讲述了湖湘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将音乐文物实物和多种数字展示技术相结合,将湖湘音乐相关的文物、乐声、人物、文学、历史、图像等聚集于一体,打造了一个音乐文明的活性文本和视听展览。
酷吏列传序.司马迁【原文】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成语】采椽不斫,茅茨不翦【拼音】cǎi chuán bù zhuó ,máo cì bù jiǎn【注音】ㄇㄠˊ ㄘˊ ㄅㄨˋ ㄐ一ㄢˇ,ㄘㄞˇ ㄔㄨㄢˊ ㄅㄨˋ ㄓㄨㄛˊ【释义】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房质朴简陋。
1. 采椽(chuán)不斫(zhuó):cǎi chuán bù zhuó,比喻生活简朴。2. 惭凫(fú)企鹤:cán fú qǐ hè,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3. 沧海一粟(sù):cāng hǎi yī sù,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4.
人有眉目唇齿,——————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35岁时,曾应李渔之婿沈因伯之请,与其兄王耆,其弟王臬,在沈因伯保存的明末画家李流芳原有43幅画稿的基础上,补绘完成《芥子园画传》山水集,后经李渔的帮助,刻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