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航空发动机一种需要在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下使用,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的机械,西方国家长期不遗余力的投资让其一度牢牢占据航空发动机的顶尖水平,并严禁向中国出口其关键技术,也是长期羁绊中国战斗机发展的绊脚石,中国在最近二十年投入几百上千亿巨资,过程曲折心酸,如今终于见到了曙光,近日歼-20隐形战斗机换上涡扇-15发动机首度成功试飞,这是歼-20战斗机的一大里程碑,在解决最后一块拼图后,中国之后的战斗机发展将一马绝尘。
由此,美国制订了一系列与新材料相关的战略性计划,主要包括:“21世纪国家纳米纲要” “ 国家纳米技术计划” “未来工业材料计划” “光电子计划” “ 光伏计划” “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先进汽车材料计划” “化石能源材料计划” “建筑材料计划” “NSF先进材料与工艺过程计划” “材料基因组计划”等。
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国都在进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而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和保证在该领域的领先,在前段时间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就包括铸锻铣一体化金属 3D 打印关键技术,可以说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终于拥有了一项可以让外国人正视的技术。
航空发动机所使用的金属铼,全球储量2650吨,美国如今想用它来卡中国脖子?要知道,无论是大型客机还是战斗机,要评价这架飞机性能如何,重中之重就是看它的发动机如何,而航空发动机的好坏,就与其制造材料紧密相关。其中铼这一金属元素就是一款好发动机必要的合金材料。
随着中国的歼-15战斗机开始全面换用国产发动机。此前,歼10B/C、歼11B/BS和歼16等战斗机已经完成了涡扇10B的更换,而歼20“威龙”隐身战斗机已经换装国产的涡扇10C发动机,已经公开亮相的第五代隐身舰载机歼35则采用了涡扇21发动机。
而我国目前已经研制出特殊的“复合材料”,能够抵抗高温可以达到3000度,这种材料在军工制造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材料如果用应用得当,不仅能够提升空军战力,对高超速飞行器的制造帮助也很大,同时也可以用到发动机的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