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解决养老问题应整合多方资源,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近日,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强化科技为养老赋能。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钱童心早在2012年,科幻电影《机器人与弗兰克》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料理老人日常生活的不再是子女或者护工,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为老人做饭、陪老人散步、与老人聊天。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机器人”的概念不再遥不可及。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如何赋能养老产业引人关注。目前,已有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借助AI,帮助老人解决办理通信服务的“数字障碍”,走进养老院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在营业厅为老人们讲述暖心的“无障碍”知识,构筑“线上+线下”数字服务……在快时代,要拓展信息化“适老”服务,给老人更多数智“慢选项”!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又新增10个社区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记者来到硚口区易家街道张公堤社区,进行了现场探访。张公堤社区工作人员展示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雨阳 见习记者 赵培希 张文利 近日,在2024第五届深圳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能够语音交互的AI长者看护器成为全场焦点。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专门提出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如何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退休老人邓庭书所在的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位于成都老城区,老年人占比21%。
湖北省襄阳市老年大学课堂上,教师为学员讲解如何使用聊天软件当前,人工智能(AI)加速发展,“AI+养老”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各类智能适老化产品纷纷涌现,助力老年人享受更高品质生活。“AI+养老”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该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当前,人工智能(AI)加速发展,“AI+养老”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各类智能适老化产品纷纷涌现,助力老年人享受更高品质生活。人民日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在AI技术助力下,“智慧养老”领域新产品不断上架。
当前,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浪潮之下,“机器人协助养老”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科幻故事。上海日前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让“AI+机器人”养老模式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