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是一部古装权谋大剧,里面难得的有一对才子佳人的佳话,但是让人意难平的是这俩人没有白头到老,而是死在了他们的斗争之中。但是,仔细看剧以后,又发现刘墨林一开始就在别人的算计之中,他注定活不长的。《雍正王朝》剧照为何这样说呢?我们先看看刘墨林是怎样走上舞台的。
《雍正王朝》中,刘墨林是雍正登极恩科钦点的探花郎。因为雍正即位之后,为了培养自己的人,听取了十三爷胤祥的建议,特意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也正因为这次的科考,让雍正挖掘到了刘墨林,王文昭,尹继善等出众的人才。不过这三人中,雍正最看重的是刘墨林,雍正曾不顾众人反对,执意重用刘墨林。
“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清白反而成了一种罪过。”在《雍正王朝》中,刘墨林是雍正登基之后钦点的探花郎,正是这个原因,让刘墨林开始死心塌地的跟在了雍正的身边。说雍正是刘墨林的贵人,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这些年来,刘墨林永远都是雍正身边最忠诚的人,雍正也是几乎上哪都会带上他。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所以经典,不仅与剧情精彩、情节紧凑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剧中人物的设定也很到位,为此,特意总结了以下人物设定的内涵,不知对不对:1、上书房铁三角:看似平常,三人则代表着朝廷的三个山头势力,张廷玉是汉人的代表,马齐则是满人的代表,佟国维则代表着皇亲国戚的势力,且三个人性格也差异较大,后来雍正朝的军机处除了老八老十三外,只有隆科多替代了其叔佟国维,三个三头还是没变,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了康熙在晚餐时的确实与佟国维达成了秘密交易,铁三角不仅群体代表性强,性格也差异较大,张廷玉属于内敛型、佟国维霸气外露,马齐则随大流。
雍正科举取才,首先是整个事件脉络,然后是这整个事件中,抽离出的说话和办事的逻辑。大臣们又说为国取才,不仅是取才,更要取德,录取刘墨林就坏了皇上的名声,十三爷先是让秦顺唱男女之情的俚曲,大臣们认为乡下俚曲难登大雅之堂,更何况庙堂之上,十三爷又问大臣诗经的开篇是什么,然后让大臣背诵《诗经·关雎》并解释。
《雍正王朝》前半部分主要演的是“九子夺嫡”的事情,后半部分才是雍正上台以后的事情,他上台以后接连发生的两件大案都是比较轰动的,山西诺敏案我们就先不说了,今天说说科场舞弊案,这件案子总觉得透着邪性啊,弘时真是主谋吗?
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摆脱朝中无人可用的境地,特意增加了一场恩科考试。也正是在这次科举中,选拔出了王文昭、尹继善和刘墨林三位顶级人才,为己所用。前面几期咱们也详细分析过了,这三位人才中,学问最大,做事又最稳的是王文昭。按理说,作为状元的他,在这三人中理应最受雍正帝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