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哲学流派,创始人是老子,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主张清静无为,提倡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与道教,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巨如鸿沟的差别。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道家用“道”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把“道”当做宇宙最高本源,道是世界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
起源与发展 道家: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以伏羲、黄帝等为代表的文化和思想中蕴含着道家的一些理念。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道家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的正式形成。庄子等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道家思想。道教: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按照级别从高到低逐级排列如下:1. 三清最高层次的神灵,代表道教宇宙观的核心。玉清元始天尊(开天辟地、万物之源)上清灵宝天尊(统领众道、化生万物)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传道授业)这个级别里面,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原始天尊,详见电视剧封神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