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华日报】本报消息(记者 胡凯迪)日前,在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文化礼堂的大舞台上,江南街道戏曲班结业视频拍摄活动圆满收官。开班以来,该戏曲班的学员进行了10多节专业且系统的课程学习,从气息学习到掌握基本唱腔技巧、身段动作,凝聚着老师的辛勤教导与学员的不懈努力。
潮新闻 记者 徐贤飞演出现场 共享联盟·金华 李聂 摄7月31日下午,浙江婺剧团与浙江中月婺剧团联手编排的正本戏《杨七娘》,在永康市西城街道小东城村文化礼堂首演。听说是梅花奖得主楼胜导演的戏,附近的戏迷都赶来了。571个座位的文化礼堂,连两侧过道都站满了人,年轻人也不少。
2月12日,浙江衢州全旺镇楼山后村,两位带妆吃饭的婺剧演员。 以浙江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民间颇为喜欢的一种戏剧,俗称“金华戏”,正名婺剧,是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在中国五金之都永康城区内,住着平凡的老李一家。老中医李忠和从事保险业的妻子李美双,养育了3个子女。他们的喜怒哀乐平常可见,是每一个生活在永康这片土地上的永康人的真实缩影。这是由永康本土团队打造、本土演员演绎的方言情景剧《永康一家人》的简介。昨天,记者了解到这部剧将于近日开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超 共享联盟·永康 施俊涛2月14日,大年初五。在义乌市大陈镇立山黄村,来自永康的民营婺剧团——中月婺剧团已经连演三天。不仅现场座无虚席,场外还围起了数圈“站票”观众,足见该剧团人气之高。“这个剧团很有名气,演员表演也很专业。
金华丽水地区戏曲主体是婺剧团体,永康更是具有婺剧强大市场的群众与经济基础,从农历8月到次年5月各个地方的婺剧演出此起彼伏,各显神通,三伏天是婺剧剧团排练新戏,总结成绩,优秀角色转会的一小段时间,为下一个演出高峰集聚力量,永康也有一团二团中月等几个婺剧剧团,我看缙云县的婺剧剧团市场
作为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之一,在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支持下,由浙江中月婺剧团精心打造的《盐榷风云》以婺剧这一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生动演绎了北宋清官胡则为官期间明察暗访、不畏强权、为民请命改革盐法的事迹,是为弘扬胡公文化展开的一次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