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如何依靠人工智能解决当前电力系统面对的挑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伟胜15日对记者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一是对于可靠供电的挑战,二是对于稳定运行的挑战。
12月14日,由CCF主办,CCF上海、CCF计算机应用专委承办,上海电力大学协办的“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互联网数智化转型发展”论坛在临港校区举行。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soke K. Nandi,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nthony G.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如何依靠人工智能解决当前电力系统面对的挑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伟胜15日对记者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一是对于可靠供电的挑战,二是对于稳定运行的挑战。
来源:【未来网】2月25日至26日,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GAIDC)在上海临港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向光而行的AI开发者”,聚焦专业前沿内容,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应邀出席大会并慰问学校参与大会服务工作的志愿者。
12月15日上午,“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之院士与青年学者面对面活动在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举行。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与上海电力大学青年教师、研究生代表300余人开展了3个多小时的交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近日,2024年上海电力大学“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型电力系统+AI”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来源:【未来网】6月29日-30日,由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主办,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信息安全专委会承办的第六届“智能计算与智能电网”研讨会在学校临港校区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AI与数据安全护航新质生产力”。
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国家能源电力发展重大战略,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数据智能与网络信息安全学科方向,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卓越班)、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本科专业,服务“双碳”时代国家能源电力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培养需求。
“奋进进博会,建功新时代!我们准备好了!”10月30日上午,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在第六届进博会资源供应保障基地举行誓师大会。现场200多名保电人员齐声高呼口号,宣告上海电网正以最佳状态进入进博保电实战阶段。
据了解,为教育引导学校青年在切实服务临港新片区小学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收获成长。上海电力大学团委与临港新片区团工委、南汇新城镇团委积极合作,积极承接、组织临港新片区海立方办班点志愿服务相关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把市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12月14日,上海电力大学“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临港校区召开。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人才工作处处长王庆宇,上海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李明福、校长顾春华、党委副书记仰颐、副校长符杨、副校长张波,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soke K.
1月17日到1月21日,上海电力大学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微专业开展第二阶段课程信创大模型产教融合实训课程。此次课程依托与华为公司共建的“面向智慧能源的人工智能全栈实践教学平台”,邀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技术专家与工程师授课。
当短时用电的峰值越来越高,其所需的投资愈加巨大;当电力系统由占60%以上的稳定的煤电变为60%以上以间歇性、波动性为特征,不稳定的新能源……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吗?如何才能实现“人工智能让能源革命腾飞”?
在本届大会中,国家电网展区共有9个项目,分别是双碳监测平台、输电全景智慧监控平台、掌上管家、变电设备状态预警平台、基于区块链的源网荷储互动平台、高精度配电网PMU、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智能巡检四足机器人、输配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模拟实操系统。
近日,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能源大数据智慧计算科研团队的杜海舟副教授及其硕士生倪诚栋、程超乾在人工智能顶级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上发表了题为《A Unified Momentum-based Paradigm of Decentralized SG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翻译健康发展,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与学校联合主办“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大赛,12月8日,上海电力大学第七届“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大赛颁奖典礼以网络直播形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