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长在西北盐碱荒滩、样貌平平无奇的植物,在科研人员眼里却有一个讨人喜欢的特质:“重口味”。世界土壤日前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别的植物在盐碱地活不下去,这些植物却靠着盐碱地的盐分生长发育,科研人员因此把它们叫作“吃盐植物”。
核心阅读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的盐碱地由古黄河泥沙淤积而来,历史上长期受海水浸渍,保水保肥能力差。当地通过种植梨树改良盐碱地,并采取科学灌溉措施,引进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土地盐碱化情况显著改善,林果产业蓬勃发展。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新疆是个好地方,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竟然在新疆都变成了现实。比方说新疆三文鱼,它肉质鲜美,现在已经出口到许多国家。如今新疆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神奇物种,它的出现或许会让中国成为全球橡胶大国!
一直以来,盐碱地都是我国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这些地种庄稼的话收成很不好。庆幸的是中国农林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前有亩产千斤的海水稻,这次又传来捷报,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在盐碱地实验田里种出了橡胶草。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提起橡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分布于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的橡胶种植园,此外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等地也是天然橡胶的主产区,这是因为橡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不适合中高纬度地区种植。
你见过橡胶草吗长相“普普通通”还与蒲公英撞了脸它与巴西橡胶树、银胶菊并称世界三大产胶植物割开它的根部就能看到乳胶溢出如今这种橡胶草在盐碱地上试种成功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安宁渠综合试验场橡胶草到了采摘季研究人员发现盐碱地生长的橡胶草含胶量是非盐碱地橡胶草的2到3倍天然橡胶应用广泛我国每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 盐碱地是山东主要低产土壤,在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地区集中连片分布,地力水平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山东依托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研平台聚焦种质资源攻关,将改良盐碱地转变为改良种子来适应盐碱地,盐碱地逐步“变身”为稳产增产的新粮仓。
6月3日上午10点多,太阳升高,油菜地里的露水渐渐散去,江苏盐城东台市的一处农场中,收割机开进了农田,开始这一季进行最后的作业,之前割倒后在地里“后熟”的油菜,齐刷刷地卷进收割机,转眼变成黑黝黝的油菜籽。
“盐碱地也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在过去真是不敢想!”7月10日,在庆云县严务乡小武村,看着100余亩蛇床子喜获丰收,村民王海仙脸上乐开了花。庆云县严务乡地邻渤海,是典型的海浸区,地碱水咸,土地贫瘠,全乡4.6万亩耕地,50%是中轻度盐碱地。中草药蛇床子。
中新网长春9月7日电 (郭佳 殷丽娅)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在松嫩平原设立的大安示范区成功选育出盐碱地改良与利用适宜植物——田菁,近日测得亩产鲜草2513.46公斤,喜获大丰收。测产现场。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 管花肉苁蓉有“沙漠人参”之称。野生管花肉苁蓉在我国自然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地区。经过省市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在东营市垦利区兴隆生态林场成功培育出了管花肉苁蓉,并且还实现了丰产丰收。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孕育万物的载体。泌盐植物则是通过根部或其他部位排出体内过多盐分的植物,这种特性使它们能够在盐碱地生存和繁衍,有效地减轻了植物体内过多盐分的负担,避免了盐分积累导致细胞毒害,柽柳和补血草是这类植物的典型代表。
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和读者一起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这块地,除了盐啥都没有。2009年,青海某盐碱地上一位村民向科研团队感慨。这片地里的白霜像雪一样厚,寸草不生。谁能想到十几年后,这片地狱土地被蕨麻给硬生生“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