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戴耳机,右手拿听诊器,左手持一黑色“盒子”——这款由西北工业大学刘华强老师团队最新研制的隔离式电子听诊器,将套耳式耳机直接穿戴在防护服外,实现了“隔衣听诊”的功能,在高隔离要求的新冠肺炎疫情诊疗中,听诊信号强度达到传统听诊器的100倍以上。
智能数字听诊器系统具有多种智能分析功能满足医生安全使用需求据了解,该听诊器通过高灵敏度电子听诊头采集胸腔表面心肺混叠声音,通过盲信号处理技术滤除噪声并分离出心音和肺音,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耳机或后台服务器,医生可在线或离线对病人远程听诊,筑起医护隔离墙,服务疫情防控。
有时,让一项新技术尽快普及的最佳方法是将其整合到当前已存在的设备中。这也正是智能听诊器Eko Core的推广理念,它能让当前的听诊器迈入智能手机和云计算时代。Eko Core由加州创业公司Eko Devices公司研发,可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能记录心跳的声音。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场景了,可是你是否注意过医生手中的那个象征性的东西——听诊器。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了X光、核磁共振成像、造影扫描、内诊镜等尖端设备,一个简单的听诊器也是医生初步诊疗的必备器械,毕竟它能提供最基本的诊断信息,而且价格低廉。
科学的历史犹如刻在石块上的金字,只要我们轻轻掠去浮尘,你会发现它依旧熠熠生辉。古老的发明与创新,也许在现在看来稍显落后甚至不值一提,但正因有这些奇妙的创新人类才能走入这个崭新的世界。人类的创新绝大多数和日常社会生活需求相契合,是提高工作效率,亦或是方便解决生活问题等等。
00:00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正在不断优化研发成果。“顺风耳”无线波谱高精度听诊器外形设计。红网时刻湘潭6月24日讯(记者 刘放明 通讯员 颜涛)这几天,在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学院的实验室里,总有一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研究着创新创业项目。
花有花开花落,人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没有一个人可以有其它的选择。但是也有人可以从鬼门关回到人类世界,比如说中国的华佗就有过这样的救人事例,但是解决人的疑难杂症就必须知道器官问题的根本,所以听诊器的发明,很理所当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韩静。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医学辅助诊断产品技术研究的高科技企业——广东汉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迅速组织研发团队的所有成员紧急上岗,历时1个月,成功在公司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扩展研制出隔离式的“无线电子听诊器”。
“这款无线电子听诊器非常实用,隔着防护服也能听诊,效果,比普通听诊器还要好。”隔离式无线电子听诊器2.0版“有了这款听诊器,日常的肺部恢复情况就可以凭借患者主诉和肺部听诊初步判断,不用再频繁推着患者去做CT检查,既能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减轻了我们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张鹏宇告诉记者,“传统听诊器在穿戴防护设备后无法使用,我们特地准备了这款设备,目前使用下来效果很好,哮鸣音、痰鸣音都能听出来,之前就有一位患者突发氧饱和度下降,通过听诊发现有大量痰鸣音,及时给予吸痰处理后解除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