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兵燹之祸”的“燹”字,你知道“燹”字正确怎么读吗?又是什么意思呢?“兵燹之祸”又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一、“燹”字怎么读?“燹”字读音为“xiǎn”,同音字“显”,部首为“火”,总笔画18,上下结构。二、"燹"字基本解释:(1) 野火。
火——《汉字的字元·天文地理》[ huǒ ]火甲骨文的字形象火焰升腾之形,与“山”字极易混淆,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辨别。商周金文中未见“火”字,直到战国时才又出现。所以其本义应是指“大火星”,而后才引申指物体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热。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鬥”部的八个生僻字,分别是“鬨、䰘、鬮、、、、鬩、”。《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鬭也。从鬥,共声。《孟子》曰:‘邹与鲁鬨。’。”《说文》标注的读音是“下降切”,应当是xiàng。
【谙】读音:an,一声。意为:熟悉。【魃】读音:ba,二声。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旱~【鲍】读音:bao,四声。此处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悖】读音:bei,四声。意为:相反,违反,违背道理,迷惑,糊涂。【贲】读音:bi,四声。意为:装饰的很美。
陈柯宇为了传播古典文化,2017创作并发行了《生僻字》,2019年他又创作了梦幻敦煌版《生僻字》。其实这些“生僻字”并不只存在于古书上,2017版《生僻字》中有许多词我们能够经常见到,比如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耄耋、囹圄等,“宫商角徵羽”也是我们该知道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