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以“名学”为阐发先秦诸子学派哲学学说的主线,奠立了“名学”的问题论域与框架结构,申明了儒家的苏格拉底传统。深刻反思胡适“名学”说的得失,有益于更加合理地推进构建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进程。
胡适自己写道“我的思想受两个人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第二个思想是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救出自己的唯一的法子便是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1917年9月,胡适因陈独秀推荐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1926年7月,胡适出访欧美,与北大的关系事实上告一段落。胡适第一次任职北大,前后将近九年。1921年10月,张竞生因谭熙鸿介绍得蔡元培为其所签聘书。1926年6月,张竞生脱离北大,开启人生中的另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