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例用“便便”治疗孤独症 7岁男童接受粪菌移植医生通过鼻空肠管,将处理好的菌液缓慢注射到孩子肠道内。■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何毓慧/文 陈德森/供图粪菌移植听起来有些“重口味”,其实是一种新兴治疗技术,可以重建新的肠道菌群,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河南、广西、山东、安徽……从四岁的小朋友到七十多岁的老年人,这一天,他们汇聚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寄希望于一项前沿而特殊的疗法——粪菌移植,以期重获健康。本期名医诊室面对面,我们走进了微生态医学科张发明教授的专家门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作为深圳目前唯一开展粪菌移植治疗的公立三甲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目前已完成多例粪菌移植治疗,对治疗炎症性肠病、儿童自闭症、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患者阳阳,今年8岁,四年前,到华西被诊断为孤独症,四年后,再到华西就诊治疗,通过菌群移植,改善胃肠道症状和孤独症症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刘苓教授团队联合心理卫生中心徐佳军副教授团队,应用内镜下菌群移植术治疗这位孤独症儿童。
近日,记者了解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兴祥教授及其团队在肠菌移植治疗儿童自闭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了解,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粪菌移植技术,还能治疗改善孤独症状和消化道症状?11月20日,记者从华西医院获悉,华西医院为一例孤独症儿童开展内镜下菌群移植术,患儿在肠道症状、语言表达、社交互动以及情绪调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刘苓教授团队联合心理卫生中心徐佳军副教授团队为一例孤独症儿童开展内镜下菌群移植术,患儿在肠道症状、语言表达、社交互动以及情绪调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西南地区成功开展的首例用于孤独症儿童治疗的菌群移植。
人类的粪便不再是废弃物,而是正在成为一些医院、机构“重金悬赏”对象。最近,有报道称,根据多个招募通知,“捐粪”补贴300元/次,每个月最多22次,额外每个月奖励1000元。如果按照满勤来算,一个月收入近万元。社交平台上某公司的捐粪便招募。图源网络这些相关报道也随即引发热议。
只需要付出一点小小的努力就能月入近万元?虽然这份“努力”有点味道近日,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招募志愿者捐粪便,补贴300元/次,每个月最多22次,每周期额外奖励1000元。小编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满勤来算,一个月收入竟然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