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通讯员 邹啸宇)思想史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王立新17日做客湖南师范大学景德大讲堂,带来“湖湘学‘经世致用’特点的形成与展开”主题讲座。这是第二届岳麓书会“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道统”主题活动之一。
11月17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王立新教授受邀在湖南师范大学开讲。红网时刻新闻11月19日讯(记者 蔡娟)11月17日,第二届岳麓书会期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王立新教授受邀走进湖南师范大学景德楼景德大讲堂,主讲“湖湘学‘经世致用’特点的形成与展开”。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文科一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俊人。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新凤 王嫣 李赛凤 摄影 张必闻 长沙报道“中华文化实际上是两极用力,要懂得折中,要在多元文化要素的竞争中,选择一种文化要素间的最佳状态,而湖湘文化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经世致用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精华与内核,深刻地影响湖湘文化建构与湖南人才培养。当历史的车轮走向明末清初,一位湖南人将这一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为以后一代代有识之士和革命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他就是一代“愤青”王夫之,毛泽东眼里的“东方黑格尔”。从“愤青”到经世致用的集大成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7日讯(文字/视频 记者 黄煌 通讯员 陈永豪)中华文化道统是中华民族最为尊崇的传统,是每个国人心中最深沉的坚守。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道统之间关系几何?
清代理学上承宋、元、明,前期兴盛,中期式微。在汉学兴起以后,理学虽然仍然被清政府尊为官方哲学,但是在学术界的地位与正如日中天的乾嘉汉学根本无法相比。清嘉道以后,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崇儒重道”的文化政策得到强化,学术风气也发生转换,汉学由盛转衰,为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经济观察网 文博时空/文 郁葱/文 湖南不仅山水婀娜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深厚,人文荟萃。湖南士人立身于世,首重功业,怀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敢为人先,以经国济民、经世致用为己任。明清以来,湖南文化空前发展,湖南人才辈出。
来源:【湘江深度】湖湘文化,根植于湖南这片沃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饱含深刻的哲学思想,融合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楚文化的神秘浪漫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色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但湖湘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三苗”人创造的苗蛮文化,后经过与楚文化、中原文化的融合,在南宋时期由胡安国、胡宏父子在周敦颐的基础上开创湖湘学派,明朝时期经王夫之的继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系统,湖湘文化是指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的总和。
从奠定湖湘学派规模的张栻到集理学之大成者王船山,从陶澍、贺长龄、魏源到曾国藩、左宗棠,从郭嵩焘、曾纪泽到谭嗣同、唐才常,从蔡锷、杨昌济到毛泽东,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在近现代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