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学与哲学:《西方道德哲学通史》”新书分享会在上海中心朵云书院举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安庆、作家阿乙,以及同名作家邓安庆参与对谈。嘉宾们以新书的重要议题——伦理学为基础,共同探讨文学与哲学的深刻联系及未来走向。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一本书背后有什么故事?作家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近日,译林出版社联合上海一见图书馆举办新书《望花》分享会。会上,《望花》的作者邓安庆为读者们解密了新书的创作过程,还分享了自己十几年来的写作生涯,并与评论家项静一起,谈论小说与现实之间的隐微层次。
“我不认为文学和哲学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两者都是面对生活本身。”谈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安庆如此表述。在他看来,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哲学是用概念的方式来建构一种理想的生活,而文学是通过人物,人物的关系和情感来描写“我”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黄亚鹏 毛剑锋 蔡畅)11月28日,应武穴邀请,武穴籍作家邓安庆回到家乡分享《暂别》系列文学作品集的创作历程。武穴市80多位青年文学爱好者、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分享活动。“邓安庆的故事是一次次心灵上的归乡之旅,当打开他的这本书,也就开启了自己通往原点的旅途。
北京|艺术社会学的当代图景时间:10月27日(周五)14:00-16:00地点: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文楼200主讲人:卢文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青年首席教授)新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新艺术社会学。
北京|海岬上的瞭望:20世纪50-80年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艺术内外交流时间:8月30日(周五)14:00-17:00、8月31日(周六)9:30-13:00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会议室(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东南四层)嘉宾:苏伟(策展人、艺术
北京|从日本古代史料看唐朝——《东亚的律令与国家:日本古代法制史史料学》研读会时间:6月14日(周五)14:00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主讲人:赵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律令是古代东亚世界共享的指标性元素之一,中古中国的法制对周边国家的
北京|时间流走,人味留下——《斜塔》新书分享会时间:7月21日(周五)19:00-20:30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嘉宾:孙睿(作家)、李宏伟(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杨庆祥(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石一枫(作家)20年前
近日,我有幸受邀参加武穴籍青年作家邓安庆的读书分享会。想起初识邓安庆,是在2021年。那时恰逢他的新书《永隔一江水》面世,武穴市文联和武穴作协为他举办了新书分享会,我从那时就开始关注他,把他的书籍一一买回来阅读,得空时也会闲聊几句,渐渐成为文友。此次又因为文学而重逢,分外开心。
北京|她们的诗和远方——雪漠长篇小说《沙漠的女儿》新书分享会时间:11月9日(周六)14:00-16:00地点:西城区西长安街丙17号北京图书大厦一层共享空间嘉宾:雪漠(作家)、岳雯(《文艺报》社副总编辑)、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沙漠的女儿》是一个关于坚韧与希望的故事,
由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学年选”系列,自2019年起每年收录当年发表的20位左右不同代际的中国女性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立足女性视角,倾听女性声音,关注女性故事,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北京|巴黎圣母院的永恒魅力时间:10月11日(周五)14:00-15:30地点: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嘉宾:黄雅琴(上海译文出版社法语文学编辑)、余中先(文学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朱晓云(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研究馆员)恰逢中国国家
北京|跨文明比较下的中国神话学知识生产及反思时间:12月22日(周五)14:00-16:00地点: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文楼主讲人:谭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作为现代专业领域之一,中西神话学的发生发展有共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