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三篇关于《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的解读文章,作者分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
12月16日,市委书记党晓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举行工作座谈。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张永强参加。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10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吉臻为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24级全体新生讲授专业导学课,这也是刘吉臻院士连续第23年给新生上这门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威、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和新生一同听课。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装机,非化石能源发电已成为能源系统增量的主体。
来源:【中国城市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绘制出煤电低碳化改造的“路线图”。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刘园园 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公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未来几年我国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在研讨会上表示,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对能源系统平稳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能源安全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到2027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
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庞大的工程系统之一,它的存在和运行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从照明、家庭电器到工业生产、信息通信,无一不依赖于电力的稳定供应。新型电力系统清洁高效、灵活智能,可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经济社会电力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