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思想家和流派,不仅在世界哲学的范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影响了欧洲诸多哲学家,其中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理念,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则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还与中国学者萧师毅一起译读《道德经》。
■星眼读书/温星(资深文化记者,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冯友兰先生之美髯,我向来是极其钟爱的。故,翻开中国画报出版社最新的这套“哲学三史”,便想起一个小故事。1938年春,冯先生与部分师生一道,辗转奔赴临时落脚于昆明的西南联大。
从学术上分析,三史各有其特点:其一,《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是冯友兰先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依据对中国古代哲学文本,参照古代记载之意和近代西方新实在论耒理解和梳理中国哲学的教科书,比较系统、完整的诠释了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先生是我们河南老乡,是深受人们崇敬的著名哲学家,是极少数建立自己完整体系的哲学大师。冯先生师从胡适、梁漱溟先生,梁先生写出了名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他学贯中西,擅长中西文化对比,对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发展方向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