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讲好中国科技文化故事,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新风采,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皮影剧团主办的“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在中国科技馆一层东大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等多项活动目前正在河北、陕西等地举行。活动通过演出、成果展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国在曲艺、木偶、皮影、秦腔等领域的传承发展成果。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当天,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皮影剧团主办的“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在中国科技馆一层东大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本展览的展出时间将持续至暑期。“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正在中国科技馆展出。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在中国科技馆一层东大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挖掘皮影戏的文化和科技内涵,展示皮影的起源与变迁、传承与发展,揭示皮影背后的光学、力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等科学原理。展出将持续至暑期。
走秀现场 盛佳鹏 摄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一口述说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华县皮影诞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被誉为“世界电影鼻祖”,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徐翌晟)近日,2023年社会大美育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暨“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交流在张江镇环东生态园海派皮影文化园举行。张江镇推动海派皮影文化融入美育课堂,走进市民生活,在与时俱进中创新社会美育模式。
古城皮影演绎今昔万千事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四川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阆中“王皮影”第七代传人、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 王彪我11岁就跟随父辈们学习皮影戏,如今已有48年。
皮影戏,这一承载千年文化的传统技艺,正在焕发全新活力!在现代科技和创意的加持下,古老的皮影角色从幕布走向荧屏,结合数字特效和互动体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无论是复刻经典还是创新演绎,皮影戏的故事依然扣人心弦。
【简介】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皮影剧团主办的“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在中国科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挖掘皮影戏的文化和科技内涵,引导公众从科技视角认识皮影戏。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皮影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传承着中国惊叹千年的故事,也传递着中华民族之魂。由“自然造物”团队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八仙过海皮影故事》本周上架,绘本结合皮影艺术和中华传统故事的绘本,透过每⼀片皮影让生活在都市的孩子,感受到传统故事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紫金山新闻】这是部不走寻常路的皮影戏,打破了传统皮影仅在幕后设置灯光的结构,转而采用如电影银幕般的皮影布架,呈现出中国水墨画般的黑白风格;为了更好表现战争武打场面的氛围感,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攻克皮影只能呈现平面的薄弱点,让“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的感觉在舞台上得到升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程功皮影戏中蕴含着怎样的光影奥秘?影偶的动作背后藏着什么力学知识?影偶的材料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科技馆与北京皮影剧团联合推出“皮影也科技——非遗科技文化展”,11件互动展品展现非遗与科技碰撞出的绚烂火花。
孝义皮影戏是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之一,有2400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皮影戏作为非遗项目和旅游资源,通过编创新作品、引进现代新科技、培养新人、进校园等方式,在传承保护中推动皮影这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国庆假期,正是旅游旺季。
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承办的“Hi!不一样的西安”融媒挑战赛已进入展播环节!用文字描摹城市风采,用图片定格城市美好,用视频传播城市声音,欢迎来稿,分享您眼中“不一样的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