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4日讯(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同法/文 杨希/漫画)在福建,每逢春节等特殊节日,多数同家族的亲戚总会在祖厝中相聚一堂。祖厝也因此成为家族血脉传承、文化弘扬的载体。但是,小江没有想到,从祖辈传承下来的古厝竟然不是自己的。
“希望远方的亲人能够像燕子般时常回家看看,以慰藉彼此思念之情。”在翔安区大嶝岛金门县政府旧址前,大嶝街道的工作人员黄小玲向两岸青年如此介绍燕尾脊。极具闽南风味的建筑会将屋脊做成燕尾的形状,当地人唤作“双燕归脊”,寓意着“盼燕归巢”,希望在外游子早日归乡。
作品被完美展示泉州网4月18日讯(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受访者供图)这是一座名为“爱国楼”的古厝,风格上融合闽南红砖古厝和华侨番仔楼建筑特色,尽显“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这个仅40厘米高的微缩版古厝模型,就出自23岁的“00后”小伙马奔之手。
历史的沧桑,留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物,都在诠释着古早的闽南记忆,这里就是——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青石板的村巷,红砖墙的楼房,中国风的村韵融合西洋建筑美学,使梧林村落有了中西合璧之风韵,这里的每一栋闽南古建筑仿佛都在向世人讲述着南洋华侨的历史。
泉州传统建筑上轻灵的燕尾脊和华丽脊饰(陈士奇 摄)泉港东岳庙藻井展现斗拱之美(本报资料图片)泉州蚵壳厝的建筑样式国内少有(陈起拓 摄)南安码头镇的康安土楼(本报资料图片)晋江梧林传统村落闽南红砖大厝尽展泉州传统民居风情 (陈起拓 摄)古朴的山墙墙花(本报资料图片)石狮永宁精美的番
李永通回乡探访祖厝。 吴逸攀 摄中国侨网厦门6月7日电 (吴逸攀)据厦门同安区侨联7日消息,日前,旅居美国乡亲李永通及原漳州市芗城区侨联主席黄珍宾等一行人到访厦门同安区侨联,希望侨联帮助寻找祖厝。区侨联主席林一亭、秘书长曾明辉、陈木杉一级主任科员等热情接待李永通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