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歌德谈话录》 王开东 朱老师的新作《致教师》出来了,很快成为各大图书网的畅销书。 《致教师》以朱老师解答教师的问题为主线,一篇文章,解决一大难题。朱老师娓娓而谈,弦歌不断,答疑释难,辨正解惑。在我眼里,这是中国式的《歌德谈话录》。
我崇尚邓小平的一句话,甭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才是好猫一个工人,如果他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废品,难道能说他是一个好工人吗?一个农民,他种的土地都荒芜了,他是一个好农民吗一个教师,他教的学课大部分学生都不及格,他能是一个好老师吗?
#文章首发挑战赛#在过去,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默默无闻,在一个学校工作一辈子!一直到退休!不换地方。这叫坚守岗位!这是一个优秀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一个优秀老师的第二个条件是默默无闻,一心教书育人。不会去做教书育人之外的事情。
我今年58岁了,三十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大概需要经历从学徒工到教书匠的过程。这当中,我的体会是:不谦卑地做学徒,就难以出师;不潜心修炼,就不可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匠人。研究教材和学生是教书匠的基本功想成为教书匠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生代表亲切交流时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知识基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