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如果知道,早在两年前,中车四方已经成功研制出地面轨距调整装置 ,10秒内,全自动完成轨距的转换,无需换乘,无需停车,并且,我们的地面轨距调整装置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双向变轨自适应通行性试验。
提起中欧班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目前主要是货运,当然国内也有直接坐到莫斯科的客运列车,只不过全程要花费一个多星期,相信看过徐峥电影《囧妈》的朋友们应该有所印象。
我们日常出行时,除了最熟知的公路、海运和航空交通外,最为常见的就是方便快捷的铁路交通了。为何标准轨距被定为4英尺8 1⁄2英寸,有传闻说是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战车轮距,还有说法是早期铁轨外侧距离为5英尺,减去铁轨纵向宽度1¾英寸后,将铁轨的内侧距离定为4英尺8½英寸,但这两种说法都不符合实际,因此不被官方所采纳。
小伙伴们,当您乘坐呼和浩特至蒙古国乌兰巴托4562次国际联运列车经过二连站的时候,您是否也注意到了那些正在进行宽(准)轨转向架换装作业的铁路职工呢?二连浩特是我国通往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每周有6趟国际列车通过这里。
亲,你知道世界各国火车轨距是一样的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火车轨距的问题,其实,世界各国火车轨距是不一样的。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等于英制的4呎8½英寸),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这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
然而由于地形、运载需求、国防安全考虑等因素的不同,火车铁轨在铺设时,除了英国最开始实行的1435mm标准轨距外,陆续出现了十多种其他标准的铁路轨距,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把1435m制定为标准轨,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
我国K3国际列车,是从中国北京到俄罗斯的莫斯科的跨国列车线路,从59年开通,行驶了60多年了,每周三都会在早7点30分准时从北京发车,总里程要行驶达到7800公里,在铁轨上奔跑6天5夜的时间,接近一周才能从中国到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