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的命运,再次悬于他人之手。特朗普上台前,曾信誓旦旦地高调宣称,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上台后,期望调整为在100天内达成俄乌停火共识。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围绕乌克兰、中东、能源等诸多关键主题,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深度通话。
前言俄乌冲突已持续多年,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军事层面,更在于国际政治的多方博弈。2月18日,美俄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会谈,试图为这场冲突寻找出路。然而,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批评以及乌克兰的强硬回应,再次将局势推向风口浪尖。本文将深入剖析此次会谈的背景、各方立场及其对俄乌冲突的潜在影响。
实事求是地说,俄乌冲突跌宕至今已有3年,但冲突双方绝不止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而是包括各自盟友、背后支持者,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而以朝鲜、伊朗为代表的国家对俄罗斯也伸以援手,甚至上万名朝鲜士兵已经进入俄乌战场…
2025年2月18日,俄美两国在沙特利雅得举行闭门会谈,首次就乌克兰问题展开直接对话。然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破冰谈判”却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缺席与激烈反对蒙上阴影。他不仅宣布取消原定19日的沙特访问计划,更直言“谈判不应在乌克兰背后进行”,引发全球震动!
1. 美俄密谈激怒乌克兰:被排除的“主角”如何绝地反击?2025年2月18日,美俄在沙特利雅得举行高级别会谈,达成包括恢复外交关系、成立停战谈判小组等四项协议,但乌克兰全程被排除在外。消息一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痛批美俄“私下交易可能牺牲乌主权”,并推迟原定访沙行程以示抗议。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通话,引发各方关注。特朗普上任伊始,就积极寻求与普京接触,外界猜测特朗普有意通过美俄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不过,乌克兰和欧洲对此反应激烈,担心特朗普或“绕开乌克兰”且“背着欧洲”与俄达成和平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同意“紧密合作”以结束俄乌冲突。当天,特朗普还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可能性。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还表达了不赞成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态度。
2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乌总统泽连斯基将,参与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这一表态与白宫高级顾问此前暗示“谈判可能排除乌克兰”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在俄乌谈判问题上的戏剧性转变,不仅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俄乌冲突的功利算计,更揭示了其外交策略的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