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陶器、独特的金属器……无一不奏响了先人们智慧和灿烂的文化乐章。”18日,在临潼区椿树村小学,大唐西市博物馆教育员郑婷元老师以“博物馆里会唱歌的小宝贝”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唐代历史文化课。此次活动为西安市文物局策划的“文物会说话”系列活动之一。
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我漫步于西安的街头,偶然间拐进了一条古色古香的巷子,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气势恢宏的仿唐建筑映入眼帘,朱红的大门,飞檐斗拱,仿佛将我拉回了千年前的盛世大唐。它占地规模宏大,达 1600 亩,建筑面积超过 100 万平方米,堪称当时的 “商业巨擘”。
来源:【西安日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终评会”近日在桂林博物馆召开,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申报的主题旅游项目荣获2022年度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国庆黄金周期间,大唐西市博物馆“唐人雅事”系列活动全新升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盛唐文化魅力”。游客在这里,曾经的国际贸易中心唐长安西市遗址之上,不仅能零距离领略丝路文化,身临其境感受盛唐商业的繁荣胜景,也能有一个难忘的唐人穿越之旅。
来源:【西安日报】“我们国家是丝路沿线的国家,所以丝绸之路的故事好亲切啊!”27日,刚刚参观完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吉尔吉斯斯坦孩子们开心地说,这是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参观团古都行的一站。讲解员首先向青少年们介绍了唐代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和历史内涵。
新华社西安5月12日电 题:西安:逛博物馆,看千年史新华社记者张京品、杨一苗“长安城,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一袭蓝衣的西域少年如此“自述”道。自西域纵马疾驰而来,他终于抵达这座心向往之的城市——长安。古之长安,今之西安。
“绒馍馍”特写。游客在欣赏毛绒文创“兽西西”系列产品。 本稿照片均由 柏桦摄“西安地铁六号线谁拿了我的肉!”“你的肉已经到青岛啦……”近日,一则寻“肉”启事的短视频火爆全网,数万网友纷纷在评论区接梗“破案”,将陕西文创“绒馍馍”推上热搜,推动“绒馍馍”持续大卖。
来源:【西安日报】春节临近,新春气息萦绕在古城的每一寸土地,在西安市莲湖区聆听钟鼓楼的晨钟敲响、享受回民街灯火长明中的“烟火气”、沉浸式体验长安霓裳里的梦回盛唐、探索大唐西市里繁荣的盛唐商贸文化、感受老城根Gpark时尚文化和书香气息和西仓最接地气的“年货”集市……一处处融合历史
近日,“博物中国”计划入驻签约仪式暨2024年博物馆馆长论坛预热活动在北京护国观音寺举行。在圆桌对话环节中,来自博物馆和相关产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场馆和企业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并就当前博物馆与相关领域跨产业合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的合作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