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的汉语中,“扎”是个多音字,分别读作zā、zhā和zhá。当读作zā时,作动词,指捆、缠束。比如:扎笆子;作量词,指一个捆束。比如:一扎线。当读作zhā时,作“刺”解。比如:扎一针。当读作“zhá”时,作“寒冷刺骨”解。
东北方言,其使用范围为东北地区,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的东盟五市、承德、秦皇岛。其语音高亢、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词汇幽默、生动、诙谐,还略带有一点儿夸张,这种与普通话的不同形成了东北方言独有的特色。
a挨听(四声),挨削,挨雷——挨打。懊糟——愁闷。挨排儿——按顺序排列。挨排儿站好了。爱小儿——占小便宜(贬义词)。他是一个爱小的人嗷啦巴糟——特别苦闷,非常不痛快的意思。b败、白——别。如:1、你败过来,过来我就跳下去;2、你在那白呼啥呢?膀(pang一声)——浮肿。
前一段时间有个南方朋友打算来东北旅游,让我提前给他科普一下东北方言,虽然我认为东北话其实已经很接近普通话了,但为了避免他出现“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情况,我还是简单的给他讲解了一番,后来我忽然想起,在很多年前,我曾经在某网络平台上发过一个关于东北话的帖子,就想着找出来给他看看,结果搜索发现,那个平台已经没有了,于是我就萌生了把东北话再整理一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