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希沃“课堂教学智能评价与诊断改进区域合作项目”2024年年度成果交流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杏坛中学云海分校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前沿趋势,为区域和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引导,在这期间,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发问:“未来课堂”将会是怎样的?数字化手段应当如何承担好“助手”的角色,来赋能未来的“教与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生成式AI是一种根据用户意图生成内容的模型与技术,可以视为内容创作的工具,它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点生成新的文本、图片、音乐甚至视频。如今,大量具有创作智能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普遍应用已经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社会的变革影响也逐渐显现。
作者:杨树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教育数字化是中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学习型大国的重要路径之一。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支撑。
2024年3月20日,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的一间教室里,盯着屏幕上AI(人工智能)生成的“小凡”肖像,六年级学生小凡和同学们若有所思。画面中,一个圆脸、齐刘海、戴六边形眼镜的小女孩在蓝天白云下,露出微微笑意。这是她用200字自画像描述生成的“AI头像”。“原来我这么可爱啊!
AI技术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昆虫世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重构着教育教学的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