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实习生杨蕾 上海报道随着疫情放开,市场人气逐步回暖。与此同时,提振经济、激发消费活力也成为当下经济活动的主题词,也是各大机构的发力点之一,消费贷、经营贷等贷款市场肉眼可见地活跃了起来。
所谓网络虚假贷款,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诈骗形式,这一类诈骗大多数是以零门槛、低利息、秒批款等宣传语来诱导受害者,吸引受害人通过“链接”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缴纳各种费用,当骗子收到转账后,会关闭诈骗App和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2月26日,“工信部反诈专班”披露了最新一批虚假贷款App名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分期花”“2345贷款王官方版”“7秒借”“捷达消费”“有贝钱袋App最新版”“铜钱贷App”“借钱用”“微享花”8款App在列。
贷款超市出售用户个人信息再引关注。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贷款超市“速贷之家”运营主体北京智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借科技”)违规收集用户信息并出售,被罚没金额合计超过636万元,相关涉案人员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