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有七个国家可以称为“工业强国”,他们分别是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以及英国。这不禁让人有些疑惑,制造业总值占全球35%的中国,明明体量已经超过了七大工业强国,但为何还停留在“工业大国”的层次呢?
在工业和经济领域流行一个振奋人心的说法:“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门类的国家,而江苏就有40个。”好奇的读者或许会疑问,江苏到底还缺哪一个工业门类?为什么独缺这一项?工业门类齐全又意味着什么?
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9.9万亿元,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迅速,助推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农业、建筑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月27日,在以“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构建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的工业门类,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后,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变,中国制造一路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题:强筋壮骨 铸就发展新优势——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综述新华社记者这是持续夯实的发展根基——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实体经济持续壮大,让大国发展固本培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省河间市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在科技项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目前,河间市已发展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86家。图为技术人员在位于河间市的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