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周显王七年,秦国第24代国君秦献公去世,秦孝公继位。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国不仅地盘很小,而且经济状况不太好,最重要的是,他处于整个周王治下的最西边,不仅要面对来自东边各诸侯国的威胁,而且要警惕来自西边蛮夷的入侵威胁。
公元前362年,秦国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卫国公族的一个远方偏支子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大家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继承了父亲爵位的嫡长子,后人就是主脉。而其他没有继承爵位的兄弟,他们的后人,就是偏支。而这种偏支的子孙,经过几代繁衍之后,地位往往就会下滑得非常严重。
那么了解一个人就应该先知道商鞅最开始是干什么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登顶秦国宰相的位置的呢。首先啊,这个商鞅他不是秦国人,他老家是卫国的,从小就喜欢法家学说,那么法家学派在那个战国时代也属于诸子百家中地位比较突出的流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