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妻子已经瘫痪多年,她看出了什么,关心地说:“你去休息一下吧。”王蒂澂眼泪止不住地流,为了让丈夫走得安心,她让孩子们在周培源的口袋里,放入一张纸条:“培源,你是我最亲爱的人,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都说民国爱情,十有九悲,毕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爱情呢?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周培源和王蒂澂(chéng),就堪称是一段令人羡慕的神仙爱情。周培源因为一张照片对王蒂澂一见钟情,六十多年来只爱她一个人。
周培源,江苏宜兴人,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34年第8期《清华暑期周刊》有一个“教授印象记”栏目,对一位教授这样写道:“无疑地,你一见了他,便会知道他是个大学教授,他那高高的身子穿着一身很becoming的西服,瘦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博士眼镜,头上盖着一片好像烫过的而实在是天赋的卷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教授说,现代社会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说得很好,当今社会奉行的价值观是唯利是图、趋利避害和明哲保身,这造就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呢?就是给社会展现出高级精英的一面,把自私自利的一面隐藏起来的那一种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是世间千千万万的女子所共同追求的爱情理想,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往往是“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骨感。“靡不有始,鲜克有终”,一见钟情往往都是很容易的,但天长地久却是难上加难。
周培源对待爱情,周培源的座右铭就是“与子偕老,一辈子相知相守,不离不弃”。三十年代初,刚刚回国的周培源,来到清华任教,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难免成为诸多女生暗恋的“海归大佬”。可是,周培源似乎对不时抛来的好感不感兴趣,朋友刘孝锦也劝他赶紧找对象,毕竟他马上就要步入而立之年了。
1993年11月,92岁的周培源正坐在床边,安静陪着自己爱了六十年的妻子王蒂澂。王蒂澂自多年前脊椎损伤后,便彻底瘫痪在床,面容早已老去,但在周培源眼里,她依然是当年那个温婉动人的校花。周培源微微弯下腰,靠近妻子的耳边,用略显沙哑的声音轻轻说道:“我爱你。
文/万物知识局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世间事鲜少能够两全,想要不负家国也不负卿是很难做到的,在过去那个年代里,能够被称为科学泰斗、国士无双是十分特别的荣誉,而他的名字就和他的所作所为一样,十分对称,并且在曾经爱意都是内敛含蓄时,他却愿意对着妻子勇敢表达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