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亲的舞台上,一场关于买单的小风波,却引发了诸多思考。相亲,作为一种常见的交友方式,遵循着一套既定流程。从经人介绍、线上初聊,到线下见面约会,消费环节自然不可避免。而这其中,买单问题犹如一颗敏感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矛盾。
近日临近春节,一位28岁的女子黄小姐称自己被家里人频频催婚,让自己感到压力很大!黄小姐表示,自己是一位985院校毕业的女硕士,在武汉某国企工作,但是没有编制,月薪8000元但很稳定,直到2025年自己已经相亲了31个男人!
说到相亲,我想应该有不少人有类似的经验,两个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加了联系方式,简单地沟通了几次,然后约时间见面,以便深入了解彼此。而第一次见面,大家一般会选择一起吃个饭,喝杯奶茶然后再看场电影什么的。有了消费,也就涉及到钱,那么相亲时的花销应该谁买单呢?
面对催婚,当代年轻人,尤其是花了更多时间在学业上的硕博生们会如何应对?小黄今年28岁,是985硕士。近日小黄对九派新闻讲述了她的相亲故事。早在大二的春节,小黄的父母就给她安排了相亲对象。截至2025年,她已经有过31个相亲对象,“经历过这么多相亲对象,但连'正常人’都没几个”。
九“久”同音,九月是适合结婚的好季节。谐音与“久”相关的好日子,预计又将迎来领证热潮。追求幸福的路上,还在寻找爱情的年轻人,却提出了新的问题:“找不到‘六边形战士’怎么办?”“媒人介绍的信息太离谱/不对称怎么办?”“结婚应该像秋招一样设置一套流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