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的玉器。 党 郁供图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的积石冢。冢内积坛内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出土了大量无底筒形器、玉石器、彩陶器、蚌贝器物等,为深入了解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组织管理提供了新材料。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昨天(22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在内蒙古敖汉旗的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发现了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遗迹,距今约5000年,因已遭到盗掘,因此开展抢救性发掘。
9月22日上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首次发布: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新发现一座距今约51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最大积石冢遗址——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一件长15.8厘米、宽9.
原标题:红山文化考古新成果发布人民日报海外版赤峰9月22日电(记者赵晓霞)22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最新考古成果发布。
光明日报记者 刘欣伟 张冠楠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冬冬今年9月,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被揭开了神秘面纱,作为内蒙古目前考古发掘的最大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它成为红山文化考古的“新品”,也再一次印证在敖汉旗这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冀西北视角”郑家沟遗址:红山文化“西南扩展”获实证郑家沟遗址1号积石冢出土的玉龙。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河北日报讯(记者龚正龙)红山文化晚期人群为何在辽西地区突然失踪?迁徙到了何处?高等级玉礼器与复杂祭祀体系,反映了早期国家文明哪些制度化演进?
牛河梁双玉龟红山人主回归天国的信物□谵小语在红山文化各种动物图腾器物中,除了众所周知的龙之外,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原地区龟灵崇拜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龟的地位都非常之高,其寓意都极为美好。
来源:【草原云】2024年12月31日,龙跃北疆——红山文化出土最大玉猪龙特展在内蒙古博物院重磅开展。“C”位文物玉猪龙一经亮相,就引得无数观众打卡。1月6日,内蒙古博物院推出文物解读,向观众展示玉猪龙的出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