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向穆斯林发出的号召。据《闽书》记载,相传在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4人到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身后葬于东门外灵山南麓,称“三贤四贤墓”和“圣墓”。
来源:中国新闻网今生簪花,世世漂亮!游客在泉州蟳埔村体验当地渔女“簪花围”头饰。张旭 摄当北方寒风肆虐、漫天飞雪,冬日的泉州依然“百花盛开”,古街巷陌,处处是头戴簪花的游客,远远望去,就像是座“流动的花园”。“蟳埔女”头戴“簪花围”踩街。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东南临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两位门徒“三贤”和“四贤”的入土安眠之墓,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历史物证之一。它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往来的一个缩影。
共庆三山世遗 品味宋元清源老君岩主会场的仿古表演 (陈英杰 黄梓濠 摄)泉州网7月26日讯(记者黄宝阳)仿古祈风表演、祈风石刻临摹、书写行香碑、蟳埔女舞蹈、茶道香道表演……昨日是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也是第二个“泉州世界遗产日”,许多到访清源山·老君岩、九日山、伊斯兰教圣墓的市民游
在其前方偏西处有块不知出现于多少万年前的巨大天然风动石,似方略圆、势重万钧,傲然挺立在一块可坐百来人的平展的大磐石上,任凭多么强大的台风暴雨,都不能将它推倒,然而,只要阵风轻轻一吹或一人稍加用力撼之,则兀然摇动起来,很是奇妙有趣!
来灵山圣墓也是在看了海交馆和伊斯兰历史文化陈列馆之后,泉州这个自宋代就开放的城市,海外移民已经成了泉州的一个特色,所以,就来到了这个称为伊斯兰圣墓的地方,想看看这块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地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
宋元时期,泉州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社群的多元化也让这座古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魅力与特色。不同的人群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宗教和习俗,使泉州建有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的清净寺,也有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这座上千年积淀的历史名城拥有很多头衔,以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青睐”要去泉州啦!这次深入探访“非遗主题”的人文之旅,在报名读者的热烈讨论中,悬念拉满。
早报讯(融媒体记者张素萍)春节元宵节期间,为让来泉的广大游客朋友们深入了解泉州的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市文旅局、泉州文旅集团联合泉州各县(市、区)联动组织“世遗宣传周”公益讲解活动,免费为广大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来源:东南网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在这个节日里,许多人会选择一座高山,攀登到顶峰,极目远眺,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福建峰岭耸峙,丘陵连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