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目前已有两项新的潜在战略被提出,旨在2030年之前将从火星采集的关键样本送回地球。(一幅插图描绘了毅力号火星车使用天空起重机安全降落在火星上。 )这两项提案为初始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提供了替代方案。
人们通过肉眼观测火星,对这颗红色星球充满了神秘的想象。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揭开了火星的神秘面纱,一系列的火星探测任务让我们对这颗星球的认识逐渐深入。毅力号火星车的发射,是火星探索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历经漫长的旅途,最终成功在火星着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航天局官网日前发布消息说,美国“毅力”号火星车近日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附近采集到一块带有“豹纹”的独特红色岩芯样本。科学团队初步分析认为,这种“豹纹”可能表明火星远古时期曾存在微生物。
7月21日,毅力号火星车在一块火星岩石上发现了三个独特之处:首先,这块岩石中发现了有机物,这是组成人类已知生命的基本分子结构;其次,这块岩石中有硫酸钙,再加上岩石位于一条干涸的古老河谷边缘,科学家们认为这说明该块火星石头曾经被水流冲刷过;最重要的是几十个豹纹一样的小点点,其中含有
来源:海外网 火星上的“蜘蛛网”状岩石结构 海外网11月26日电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美国航天局(NASA)在火星赤道附近一个从未被探索过的区域发现了神秘的“蜘蛛网”状岩石结构,NASA已派“好奇”号火星车去进行探测。专家表示,该岩石结构可能预示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
1976 年,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征程中,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美国宇航局(NASA)的两艘“海盗号”着陆器分别于 7 月 20 日和 9 月 3 日成功着陆火星。这一结果,如同在火星探索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也开启了人类对火星的深入探索之旅。
加州理工学院一项发表在近期《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光合微生物可以在火星冰层下的一小块宜居区茁壮成长。虽然现有证据还不能确认火星上存在生命,但这项研究为未来的机器人或载人火星任务提供了一个寻找生命的目标。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牵头的一项新研究证明,火星除了两极的冰冻水外,仍然拥有大量液态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报道,这些水资源可能存在于火星地壳中部岩石的微小裂缝和孔隙中,距火星表面11.5—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