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有着完善的研学旅游体系和多样的研学旅游产品,也有着悠久的采参历史和深厚的人参文化。当研学旅游与人参产业创新融合,便掀起了一场以人参为主题的研学之旅新浪潮,也为吉林人参产业的全面、创新发展写下了有力的一笔。
吉林,有着完善的研学旅游体系和多样的研学旅游产品,也有着悠久的采参历史和深厚的人参文化。当研学旅游与人参产业创新融合,便掀起了一场以人参为主题的研学之旅新浪潮,也为吉林人参产业的全面、创新发展写下了有力的一笔。
头上红红的人参籽高高竖起,身穿红色肚兜,挂着小金锁,灵动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屏幕中的“人参娃娃”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初冬时节,走进白山市浑江区“两新”孵化基地,白山市天一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员工们正有条不紊地制作长白山动漫影视文化系列剧,“人参娃娃”就是剧中的主角。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吉林长白山脉人参文化源远流长,人参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末年,加工炮制药用起源于三国时期。古时候文人墨客把人参写进诗里,得以流传。苏东坡称人参为仙药,赞美长白山人参像甜美的露水,像甘醇的美酒,让人神气清爽。
“再早以前,人们挖出的人参得拿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天津卫’去卖,那时候,长途跋涉很不容易。现在可好了,家门口咱自管自销了,这两年随着林下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价格不断提高,老百姓别提多高兴了!”抚松县70多岁的“参把头”公方兴很是感慨。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6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长白三问》的报道。水波流转,冰凌相撞。立夏过后,骄阳为中原大地带来蒸腾暑气,长白山天池才堪堪开冰。告别浪漫的长白春雪,即将与万千游客开启一场盛夏之约。“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
“白露”时节,长白山地区的人参生长期接近尾声,人参开始起货,我省的人参开始大量上市,此时的人参,皂苷含量较高,淀粉量较多,参体挺实丰满,一个个白白胖胖,是名副其实的“人参宝宝”。作为全国人参产量第一大省,人参产业是我省最具优势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富民产业。
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脚下,抚松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成为了全国人参产业的重要高地。近年来,抚松县持续主动融入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战略,助力全省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先行区为目标,持续加快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