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进行电击除颤,是一种便携式、非专业人员可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设备。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人数约54万,其中约70%发生在院外。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为心室颤动,除颤器是心室颤动的终结武器。
湖南日报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周芳意 孙士昌 尹新博 苏盼 谭慧)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进行电击除颤,是一种便携式、非专业人员可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设备。
5月8日,江苏无锡一男子过安检时突发心梗,呼吸心跳全无,车站员工第一时间用AED进行抢救。120急救赶到现场后,经过30分钟的现场急救和6次AED电击,男子终于出现微弱呼吸心跳,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男子病情稳定。
来源:潮新闻 近日晚,浙江大学建工学院的陈老师在紫金港校区操场踢球时,突然昏厥倒地。生死瞬间,一起踢球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员曾浔和附属邵逸夫医院助理研究员潘熠斌挺身而出,将陈老师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范国飞 赵瑛7月2日,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赛决赛,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时隔六年重夺亚青赛团体冠军。在赛后颁奖仪式上,国羽全队带着张志杰的球衣登上冠军领奖台。这一幕,催人泪下。
急救过程中,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誉为“救命神器”。但近期海南海口的一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其使用便捷性的关注。一男子突发疾病,周围群众发现AED需扫码才可开箱使用,受当天网络信号影响,未能扫码成功。紧急情况下,“救命神器”是否应设门槛?
央视新闻客户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公认的一大“救命神器”就是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可以帮助人的心脏恢复正常节律。近两年,AED在各地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如遇紧急情况,如何知道距离自己最近的AED设备在哪里?您又是否真的会正确使用呢?
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我国,每天大约有1500人死于心搏骤停,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外,如果能够在黄金四分钟里展开急救,很多人就不会死亡。但是做到这一点仅有愿望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整体的配合和进步,《新闻周刊》本周视点,一起来关注急救。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帮我找一下AED!”近日,一段深圳街头救人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迅速火起来。视频中,救人的女孩一边观察倒地者的生命体征,一边让路人通过小程序帮忙寻找附近的AED。网友们在盛赞小姐姐热心救人的同时,也纷纷感叹:遍布城市各处的AED为大家带来了安全感。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总台记者任梦岩 徐舒扬 李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日,有互联网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海南海口汽车西站候车室倒地,周围有人尝试施救,但当救援者试图取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却因设备需要扫码开锁而受阻。
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 “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人,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搏骤停的抢救时间为黄金4分钟,使用AED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站)分会秘书长陈志1月20日在“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上表示。
央视网消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公认的一大“救命神器”就是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使用可以使人的心脏恢复正常节律。11月21日,北京市卫健委、北京急救中心等部门发布了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电子地图。
6月30日晚,在印尼举行的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17岁的中国队男单选手张志杰在比赛中突发意外晕倒,送医后于当地时间23时20分不幸去世,令人十分痛惜,引发了全网关注。目前,当地医院方面尚未明确张志杰去世的病因。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过程中发生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