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然,出现这个迹象的原因在于杜鹃鸟自身,它可是鸟界鼎鼎大名的偷心盗贼,杜鹃鸟妈妈会将自己的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不仅强行霸占其他鸟类的巢穴,还会将鸟妈的心都偷走,让它辛辛苦苦为别人带孩子,杜鹃鸟则是两袖清风悠闲自得,甚至哪天得空了还会来别人家视察一圈,看看保姆给自己家孩子喂的咋样,视频中刚刚破壳而出的便是杜鹃幼鸟,小小的它连眼睛都没睁开,但却掩盖不了它自私残暴的光芒,像是天生有着直觉一般,这个小家伙破壳没多久,就已经开始着手计划残害同巢兄弟了,只见他的动作笨拙却又坚定。
大杜鹃是闻名世界的“报春鸟”,长期受人喜爱,但一般人常常是仅闻其声而不见其形。在民间,人们也将它看作自然界里高明的“骗子”,模糊地知道它通常会欺骗其他鸟类去抚养自己的幼鸟,不过对它具体的“行骗技巧”并不清楚。
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森林世界,又或者是鸟类王国,杜鹃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人类社会知名,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伴着它们的鸣叫醒来,布谷、布谷,是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布谷鸟其实就是杜鹃,而且无论是“布谷鸟”还是“杜鹃”都不是一种鸟的名字,而是一类鸟的名字,凡是杜鹃科下的鸟类皆可称之为杜鹃,也可称之为布谷鸟,因为它们都会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
杜鹃母鸟从不孵化,待大苇在巢中产卵孵蛋时,杜鹃则埋伏在大苇莺巢穴附近,伺机趁着大苇莺产下蛋外出觅食之际,潜入大苇莺的巢穴,它把一枚蛋产到大苇莺的窝里,叼走并扔掉大苇莺一枚蛋,由于两种鸟的卵的颜色、斑纹、形状极为相似,只是杜鹃卵稍大一点,大苇莺回来后并没觉察,于是自然界这种“卵寄生”现象就开始了。
可到了现代,面对杜鹃的时候,人们却戴起了“有色眼镜”。美国人曾拍摄过一部名叫《飞越疯人院》的电影,结合中英文直译法与意译法,表述为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而其中的疯人院指的就是杜鹃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