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光红挂号、缴费、买药、取报告......这些曾经繁琐的看病就医流程,如今刷一下医保码都可以轻松搞定。这习以为常的体验其实来自5年前的创新——2019年11月24日,全国首个医保码在山东省济南市激活,标志着就医购药正式进入了“一码通”时代。
来源:厦视直播室您是否有过在家翻箱倒柜找医保卡,或者准备刷卡看病买药时才发现忘记带卡的经历呢?其实,只需要“医保码”就能解决实体卡携带不便、挂失补办困难等问题,还可以一“码”办理所有的医保业务,方便就医购药。那“医保码”该怎么使用呢?一起来看市医保部门的解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令茹12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医保领域深化为民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情况。今年,医保码就医购药“一件事”被列入了国家医保局“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山东省医保码使用情况如何?
今天(12月4日)上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惠企利民政策在身边”主题系列现场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邀请山东省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等现场介绍山东医保领域深化为民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为群众和企业答疑。
“群众可以不用携带实体卡,利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激活医保码就可以就医看病报销。”9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办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累计全国已有11.7亿人激活了医保码,医保服务迈入“码时代”。记者注意到,目前多地推动外卖平台购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3月21日,记者获悉,沈阳市医保局以便民为导向,协同大数据部门打通数据应用壁垒,在全国率先创新医保码与市民码的“双码融合”,实现就医购药“一码通用”、经办服务“一码通办”,并在市域内串联起医疗健康、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努力创建医保一流营商环境。
医保卡呢?又不见了?找不到啊!医保卡好像忘记带了,好纠结,不想直接付钱……“阿姨,怎么不直接用医保卡结算?”近日,家住百曲和苑的李阿姨前往百曲村卫生室配药,结算时本来打算直接付钱,刚好遇上前来宣传医保电子凭证的工作人员。
12月26日,国家医保局公布,截至目前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了12亿人,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入9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5年来,医保码的普及为全民医保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互联网平台的参与有效推进了医保数字服务的普惠化和便利化。
一、2019年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首发仪式在济南举行,全国首张医保电子凭证也在济南发出,标志着就医购药正式进入“码时代”,这一大事引发了央媒的持续关注:24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新闻《国家医保局:全国医保电子凭证正式启用》;24日在《晚间新闻》中又以《医保电子
交汇点讯 近年来,江苏医保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9月13日-10月13日,江苏医保部门联合支付宝开展“码上行,我先行”医保宣传月,为市民科普不带卡即可刷医保,提供“一码付”、“刷脸付”、“信用付”、“亲情付”等看病就医多元付费方式,让群众寻医购药更方便。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目前医保码全国用户超过11.5亿人,已广泛应用在就医购药、医保查询、医保转移接续、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等医保业务场景。为帮助更多参保人,除人脸识别激活医保码外,医保部门增加了医保码线下激活、亲情账户线下绑定两种服务。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高莹 天寒地冻的时节,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抵抗力低的老年人更容易中招,再加上基础疾病或者慢性病的困扰,跑趟医院,挂号、缴费、检查、拿报告,一通操作下来,老人拿着医保卡各种跑上跑下,很容易吃不消。
大众网记者 刘元迪 临沂报道8月21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沂市优化医疗保障便民服务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大众网记者现场获悉,临沂市医保局积极推进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不断丰富医保码全流程就医场景,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
医保码,又称“医保电子凭证”,是国家医保局为参保人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中签发的身份标识,是打通医保全流程便民服务的金钥匙,解决了过去参保人实体卡携带不便、挂失补办困难等问题,方便百姓就医购药。那么,医保码如何申领?全国通用吗?如何使用?
今年是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简称“医保码”)上线5周年。医保码的正式上线标志着就医购药正式进入“一码通”时代。近年来,北京“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不断深化,在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同时,医保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今年是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简称“医保码”)上线5周年。医保码的正式上线标志着就医购药正式进入“一码通”时代。近年来,北京“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不断深化,在线上线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同时,医保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你知道吗?近日,国家陆续出台医保相关文件,今后大家参保、医保报销将会有这些变化——放——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保工作。扩——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展到近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