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北京6月18日讯(记者 施剑松)大数据如何赋能精准教学管理?AI时代,校长该具备怎样的智识与作为?AI赋能如何将学校“治理”变成“智理”?……今天,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在陈经纶中学举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实训启动会。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郝孟佳)1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实训工作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启动。未来几个月内,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干部和教师将围绕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育人进行专题培训。
记者从山东财经大学获悉,近日,该校正式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构建专业共融、课程共建、教材共研、师资共通、数据共享、产教共行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机制。据悉,“421”行动计划包括4个建设、2个共享和1个融合。
来源:【绿色中国】绿色中国1月16日电(融媒体记者铁铮)近日从东北林业大学获悉,该校日前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行动方案》中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朱丽媛老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教学设计”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美术教育深度融合的精彩解读,通过分享,老师们了解到部分AIGC工具,如Kimi 和Ai问答助手等,在教研过程中,老师们了解到这类工具在教学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关于AICG赋能教案设计的运用,并提出在研究课题上一定要具有小、真、新、实的特点,结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教案设计中提示语的设计特点等,在教学情景不断细化问题的提出方式,便于老师更加高效的完成有关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人工智能(AI)赋能后的国际中文教育,将会经过两个阶段的重大变革。第一个变革,从老师课堂教学为主,到AI赋能课堂教学。目前国际中文教师的上课方式与人工智能还没充分结合,甚至还没开始结合,但一些中文教育企业在疫情期间就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开发了很多AI中文项目。
来源:【宁夏日报】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已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方向。立足现实、具象的视角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介入法学领域之后,势必对法学专业人才造成全方位挑战,影响范围涵盖“法律人”的理论积累、知识储备、法律实务等多方面。
汾阳地属山西吕梁,“甲天下”的美酒文化、著名的“中国厨师之乡”“看不完”的美景文化,使汾阳成为一座厚重的文化之城。为落实国家战略,回应群众期盼,汾阳市教学研究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教科研”的全新教研形态,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以智助研,深化协同教研实效。
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将于2月24日召开,会期3天。连日来,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政协委员发现,人工智能话题依然是“顶流”,深圳市政协常委黄鼎隆再次为深圳的“AI+教育”鼓与呼,建议以人工智能为支点,打造深圳基础教育“创新名片”。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建设,助力教师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11月至12月,西安石油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教务处和各学院,在雁塔校区会议中心第五会议室举办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系列培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重构着教育教学的新样态。在持续深入校园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不少中小学的课堂,都已经有了人工智能的身影。
近日,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的实验室中,同学们在智慧黑板上拖动弹簧、勾码等组件,观察记录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模拟“操作”了一场仿真物理实验。另外一组同学,则操作着试管、火柴,利用这套智能系统进行着“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化学实验。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讯(通讯员 彭姗姗 林娜)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及学科育人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月20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长沙环保职院”)邀请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琼博士,来校开展“探索AI智能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