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8岁的老人,有18年冠心病史,一直坚持服药,病情平稳。第二天早上6:00起床时就觉得咽喉部发紧、口干,胸骨中下段压榨感,全身出大汗,医生护士赶到后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血压降到 100/60mmHg,心率减慢到每分钟30次,心电图也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损伤缺血改变”,这是心脏要停跳的节奏啊。
随着我们的年龄增加,生活习惯、生理机能和身体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睡眠显然也包含在这其中。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改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身体生理现象:经常在半夜醒来后无法再入睡。这种现象被称为“早醒”。
年纪大的人都有个通病,就是睡不着,醒的早,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一闭上眼睛就想这想,即使很累脑子也很清醒,好不容易睡着了,天没亮就醒了,这些人呐长期失眠,基本精神气色都不好,黑眼圈明显,眼袋也大,而且还记不住事,这种大部分就是操心的事太多,想的太多了!
小时候睡不醒,长大后睡不着,这是不少人身上的真实写照。我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的患者,只有二十多岁,患者睡眠质量很差,总是睡得不踏实,很难进入深度睡眠,常常处于一种似醒非醒的状态。更要命的是,他经常会在半夜醒来了,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经成为许多人难以摆脱的困扰。夜深人静时,当大多数人已沉入梦乡,一部分人群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失眠不仅剥夺了人们的休息与恢复时间,更可能悄然无声地将他们推向抑郁障碍的边缘。
虽然睡眠不好的人各有各的苦,但在最适合睡懒觉的冬天,容易早醒的人真!的!太!痛!了!凌晨三四点,别人都在暖呼呼的被窝里睡梦正酣,他们却突然醒来,用尽办法都无法入睡,就算偶尔能睡着,也睡得很不踏实。都知道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这样的事多来几次,又困又累还让人觉得心慌。
随着年龄的增长,半夜醒来得越来越频繁,更难受的是,醒来后就辗转反侧无法再次入睡。早醒成为当代人在睡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睡到半夜三四点就醒了,然后就再也睡不着,只能眼睁睁等到天亮,这种感觉非常痛苦。几点醒才算“早醒”“早醒”是在不满足睡眠需求的情况下,早早醒来,无法继续入睡。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球大约10亿人患有精神疾病。没有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也无从谈起,当心灵生病了,应该如何医治呢?心理健康如何影响身体健康?
经常早醒的人要警惕,可能是这“4种”疾病导致,别不当回事 李奶奶退休后,心想着多年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幻想着可以睡到自然醒,享受悠闲的时光。但事与愿违,每天4点不到,李奶奶就会醒来,再也睡不着。这让她感到很困惑和失落,为什么会经常早醒?
困扰中老年人的,除了晚上睡不着,还有一个更烦人的问题,就是醒的早,有的人早上不到4点就醒了,醒了以后呢,就再也睡不着了,要起床吧,又太早。整个人休息不好,非常影响生活质量。我也看到有朋友咨询,说这要是睡不着,还能吃点安眠药,像这醒的早,该咋办呢?
小时候睡不醒,长大后睡不着,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什么情况会导致“早醒”?经常早醒和疾病有关吗?听静宝为您一一解答~几点醒才算“早醒”在临床医学上将凌晨2点至4点醒来,醒后再也睡不着的情况称为早醒。早醒的人大多睡眠时间不足,次日会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低。
睡眠不良提示可能存在心理或生理问题,是人体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董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把失眠理解为睡不着觉,其实早醒、夜间频繁觉醒都是失眠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