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包头8月4日消息(记者田凤元)8月4日16时20分,K396次列车乘务组列车员乘坐专列抵达包头。当日下午,内蒙古包头市文明委授予该乘务组“最美包头人”称号,以表彰他们危急时刻勇担当善作为的正能量行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2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理念,提升广大驾驶人文明交通素养,内蒙古包头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和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评选星级驾驶人 寻找包头好司机”活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由中国文明网联合新华网和各地文明网等媒体组成报道组,走进城乡基层,以主题访谈、骑行直播、采风图集、故事视频、记者手记等形式,生动报道和集中反映“文明中国”的时代风采与万千气象,助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汇聚精神力量。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分散在各行各业,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像星星之火,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自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援建包钢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承播撒,包头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从服务领域、规模质量、制度规范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跨越。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反映的是城市的整体建设文明水平,是包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置于坚持为民解忧、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要求中来把握,坚持“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原标题:内蒙古包头:“以德育人”熔铸文明底色“从外往内数5层以上、长度10厘米左右,这些玉米皮会更有韧性,制作效果也会更好。红对红,蓝对蓝,十字折。”深冬时节,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兴顺西镇哈达合少村,“马慧桃手工编织工作室”里,老师和学员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10月13日晚,一则《包头市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的消息被包头市民大量转发,众多包头人随之沸腾。青松小区项目经理李艳梅回忆,“创城”最艰苦的时候,她每天5点起床,6点就已经到了单位,然后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滋养城市文明。近年来,包头市东河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通过“文化+服务”“文化+阵地”“文化+活动”的方式,厚植文明沃土,弘扬文明新风,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包头市举办第二季度“内蒙古好人榜”暨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发布仪式。先进典型走进校园宣讲,为雷锋中队授旗。九原区举行先进模范事迹分享会,为模范代表赠送鲜花和慰问金。道德,是一种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模范,如一面旗帜,鼓舞人心,引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