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破裂,双方在军工领域的合作结束,俄罗斯在许多军工项目上依然依赖于使用乌克兰的零部件,尤其是直升机发动机的,这曾经一度造成了很大的轰动,现在俄罗斯开始不受到限制,原以为俄罗斯自己解决相关生产问题,建立生产线,但是从目前了解情况来说,其产量依然是非常有限的,部分产品似乎还不能自产,后来一查,乌克兰制造的发动机又恢复对俄罗斯供应当,这让人有点不解了,乌克兰明明对俄罗斯禁运,为何发动机源源不断供?
援引观察者网5月25日消息,据俄媒当天发布的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少将,在当天主持记者会时公开表示,俄罗斯空天军利用精确制导导弹,成功摧毁了位于扎波罗热市的马达西奇公司的一座航空发动机生产车间,依照科纳申科夫少将提供的消息,这座车间专门为乌克兰空军使用的无人机提供发动机。
#头条深一度#据《环球时报》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8号,俄罗斯空袭了乌克兰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工厂:马达西奇公司。当爆炸的蘑菇云升起,工厂大楼被拦腰摧毁,工人四散奔逃,这座有着光辉历史,曾经为苏联、俄罗斯、乌克兰,乃至中国众多顶尖战机提供航空发动机的工厂,算是彻底废了。
一、乌克兰东部硝烟再起,战火燃至俄罗斯边境,百辆坦克开赴战场,局面失控一触即发近日,乌克兰内战硝烟再起,乌克兰安全部队与位于顿涅茨克等地区的当地武装力量再次爆发激烈冲突,乌克兰8个混成旅开赴前线,超过200辆坦克及武装战车通过铁路等各路交通扑向战场。
转眼间,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3个月。这3个月以来,俄罗斯从一开始的积极谈判,到如今已经对基辅当局失去了耐心。而乌克兰尽管被俄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在西方国家的支援下仍然不肯同意俄罗斯此前提出的停火条件,甚至还在挑衅俄罗斯。
据乌克兰方面称俄军发射了四枚巡航导弹,其中一枚被拦截,三枚击中目标。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少将表示:“使用高精度空基和海基远程导弹摧毁了位于扎波罗热市的马达西奇工厂生产车间,这些车间用于为乌克兰空军无人机等航空战斗设备生产航空发动机。”
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已持续3个多月,俄乌两国军队仍在战场激烈厮杀着。尽管西方为了贬低俄军在乌军事行动效果,不断散布乌军“顽强抵抗”让俄军“损失惨重”的信息,不过,这完全无法掩盖乌克兰在俄军的空地立体打击下损失惨重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马达西奇公司2014年因俄乌关系恶化处于最困难时期时,依靠外资注入得以有缓歇空间,而此次乌克兰宣布马达西奇国有化,却只字未提其单方面违约的做法,未展现出准备赔偿投资方的迹象,恐怕是已准备直接“赖掉”投资方的钱。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 言乐文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屡屡对乌克兰发动打击报复,这次马达西奇工厂遭到轰炸,也被视为俄方的一次反击。
我们知道,安-225大型运输机在世界各国空军的眼里,如同梦幻机型一般的存在。这架有着机中之王的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翼展88.4米,机身长84米。它的最大起飞重量是美国C-5运输机的2倍,达到640吨。安-225运输机在机场停靠时,其高度有10层楼那么高。
苏联还在的时候,乌克兰一直是苏联的重工业基地,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继承了苏联3000多家国防工业单位,这些国防工业单位里至少有60%以上属于技术工人和科学专家等专业化非常强的人,参与国防工业单位生产的300万人当中有130万人是直接从事武器装备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