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吊装现场。继上月末南京在建的龙潭长江大桥、仙新路长江大桥两座过江通道先后完成静载、动载试验,为通车运营打下坚实基础后,我省其他三座在建的过江通道也迎来新进展。其中,世界最高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吊装进度过半。
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下线10月31日,世界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在湖南长沙顺利下线。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海太长江隧道项目位于苏通大桥下游约8公里,过江隧道长11.
重磅利好消息,苏州三条过江通道,全部迎来了最新进展,总投资超过千亿苏通第二过江通道一直深受苏州、南通两地市民翘首以待的第二过江通道有了新进展。日前,已经在南通举行了大临工程建设启动会。项目走势对于苏通第二过江通道,相信很多苏州和南通的市民都不陌生。
眼下,江苏10座过江通道同时在建,建设密度创历史新高。连日来,大江之中喜讯频传,多条过江通道建设迎来新进展。崇启公铁大桥钢梁跨过江堤9月6日晚,沪渝蓉高铁V标崇启长江公铁大桥非通航孔桥第三轮钢梁112米精准顶推到位。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江苏高铁、高速、水运等领域交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江苏经济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苏南强、苏中次之、苏北最弱的局面,因此,需要强化苏南与苏中、苏北的交通联系,强化苏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江苏是长江经过的一个省,造成南北割裂,因此为了南北融合发展,江苏卖力建设过江通道。从江苏的规划来看,目标是平均10到20公里就有一座过江通道,那约400公里的江苏长江流域的过江通道数量应该有三十多座的,如今已建成二十多座,那还有很多过江通道在规划建设中。
扬子晚报网11月25日讯(通讯员孟庆虎 记者石小磊)2024年仅剩最后一个多月。眼下的长江江苏段,十龙并进,“你争我赶”的建设热情点燃大江两岸。张家港江边,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又有新进展。大桥南主塔近日完成第13个节段安装,主塔高度超130米。
江苏作为长江沿线省份,因长江而兴盛,一条长江把江苏分为江南和江北,整个江苏共有13个城市,其中有一大半位于江北,只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位于江南,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苏南的经济明显高于苏北,因此苏北8市的人会选择到苏南5市工作,这就要涉及到过江的大难题,虽然长江让江苏
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1月12日,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大临工程建设启动会在南通举行,标志着南通加速跨江融合、融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一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吴永宏出席活动并讲话,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苏州市副市长施嘉泓分别致辞。
江苏南北交通体系已初步成型,公路、铁路、水路交错纵横,多座过江通道横跨长江,紧密联结苏南、苏中与苏北。然而每至假日,出行人数骤增,交通压力剧涨,江阴大桥等关键路段拥堵不堪,车辆缓行如龟速。着眼于区域一体化发展,当务之急是多管齐下强化联系纽带。
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其江面宽阔,在一些地方宽度可达数千米甚至更宽,而平均宽度都在1000米左右。除此之外,长江因水深流急、支流众多,使得渡江难度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江被称为“天险”。
2日晚6点半,绕城公路往江心洲大桥方向双向车多缓行 宋峤 摄南京市公安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2日发布通告,为进一步缓解过江通道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状况,自2025年元旦起,4条免费市内过江通道早晚高峰期限制外地牌照车辆通行。新政一出,立即点沸朋友圈。限行能否缓解过江拥堵?
9月10日23点30时许,随着勘察平台“大运01”轮上的钻机钻杆从最后一个孔中拔出江面,标志着苏通第二过江通道水上初步勘察65个勘察孔全部顺利完成,南通市“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七龙”建设又向前迈出坚实关键一步。
9月6日上午10点,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过江隧道工程开始盾构掘进。该隧道是目前长三角区域最深的过江地铁隧道,全长3062米,最低点位于长江水面下68.58米。南京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是南京地铁3号线、10号线、宁和城际一期后,南京建设的第四条过江地铁。
【来源:江苏经济报】2025年1月1日,由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建设、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宁扬长江大桥(龙潭过江通道)建成通车。长江之上再添一座世界级桥梁工程,南京龙潭与扬州仪征实现跨江互联新突破,仅需6分钟便可跨越长江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