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葛均波院士1962年生于山东,1979年至1984年在青岛医学院儿科专业学习,1984年至1987年在山东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3年在上海医科大学和德国美因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多年来习惯在科研台前工作,这次院士葛均波站上了科普讲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高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达到了2.45亿,且数字还在持续上升。这一严峻形势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科研很重要,科普也很重要。
来源:【人民周刊】提升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精神药品用药需求;加快医保体系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国产医疗器械出海,提升医疗器械国际竞争力;加强中国内地与港澳医学交流合作;建设卓越医学工程师培养体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国家
·对待科学和创新,一要有好奇心,二要有奉献精神。把人当作一个整体去看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疗模式要不得。由于冠心病或者冠状动脉缺血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坏死,我们称之为心肌梗死。根据我们迄今为止的认识,多数的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还有一部分譬如说是血管痉挛所致。
内容资料来源:[1]王德.以天真之心担医者使命——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J].中国医学人文,2024,10(02):2.[2]刘鹏,贾珂,龙洁.动态心电图联合冠脉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4,23(04):532-534.DOI:10.
资料来源[1]杨瑞静.葛均波院士:提升创新“含金量”[N].医师报,2024-06-06(A08).DOI:10.44211/n.cnki.nysbz.2024.000209.[2]张思玮,阚宇轩.葛均波:介入医学如何进行“疏、堵、修”[N].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月11日上午,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葛均波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介入手术室,为两位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世界心脏联盟(WHF)常务理事,葛均波院士一直致力于中国胸痛中心的建设。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其中,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等6人被授予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医学药学奖。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合肥1月26日电(记者周坤)为加速拓宽安徽医务人员和医学生视野,引领安徽临床学科建设发展,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著名心脏病学家葛均波院士倡导创办的“儒道医学大讲堂”在合肥开讲,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医学大家齐聚合肥、传经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