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东这片土地上,有一个令人铭记的名字——陈行甲,这位前县委书记以其反腐的“铁腕”风格和对民生的执着追求,赢得了无数人的敬重,在他事业的巅峰期,他却选择了辞职,远离权力中心,沦为众人的传说,这个决定,这个离开的背后,藏着的不仅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当下社会中许多矛盾与挣扎的缩影。
从事公益事业之后,奔走在各个活动项目一线,更为繁忙,但陈行甲仍保持着一种难得的松弛感,在他看来,自己笑得自然,活得明白。他坚持听从自己的内心。在公益事业领域,他仍秉承着“难得的理想主义”,努力走好人生的下半场。
原标题:【青岛新闻网独家】对话公益人陈行甲:我眼中的青岛是座大爱之城“在我眼里,青岛就是一座大爱之城。”9月8日,传奇公益人陈行甲受卡内基训练山东公司之邀现身青岛,带来题为《做专业纯粹的公益为更美好的社会而行动》的演讲。在演讲中,陈行甲分享了一个令他感动至深的青岛故事。
陈行甲好像总是在和曾经的自己唱反调。他曾经向贪腐势力公开宣战,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但任届期满后,45岁的他依然辞官离去,这一场别离,给众人留下了一地的质疑和不解。卸任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开始从事慈善事业。曾经在他身上的标签或许不是坏事,矛盾、冲突可以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