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三餐不离剩菜,苹果永远从烂的开始吃;担心费水电,宁可手洗也不肯用洗衣机……老爹老妈为了省钱,苦是吃了不少,钱却没有省到,甚至浪费了钱还搞坏了身体。很多年轻人将长辈这种没必要的吃苦行为,戏称为“没苦硬吃”。
有时候大家能理解,老一辈因为吃过太多苦,受过太多的罪,所以会比现在的年轻人更勤俭节约,更加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吃喝,害怕浪费钱但是呢,有些老人非常的固执不听劝,明明家里根本就不缺,不光不缺而且还很富裕,他就是不听你的,你怎么劝他都没用,他就是舍不得吃喝,舍不得花钱,不光自己舍不得花
编者按一刷短剧就上头,一点链接就买买买,被忽悠旅游,一不留神还整了套房……对,没错,这说的就是咱爸妈。最近不少年轻人都在吐槽:自己躲过的“电子鸦片”和网购欺诈,却都被沉迷网络的父母全盘接收。一次次的善后让他们不胜其烦,想跟长辈们说,沟通又出现了障碍。
□戴欣瑶(浙江传媒学院)最近在网络上,一些视频和帖子展示出,部分人在面对现代生活条件时,仍然坚持传统的、看似不必要的节俭和吃苦行为,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这种“没苦硬吃”的现象更为普遍。经历过困苦年代的他们,往往将吃苦视为一种人生常态,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美德。
在父母“拖着不去看病、不舒服却不和子女说”这件事上,不少年轻人感到无奈。年轻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有福不享、没苦硬吃”。他们想不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何长辈还是选择“没苦硬吃”?苦于长辈“没苦硬吃”今年6月,刚结束高考的余茂(化名)在医院看护了奶奶几天。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陷入没苦硬吃的怪圈,他们本可以选择平坦的道路,却非要给自己制造难题。没苦硬吃究竟是什么心理在作祟?生活中大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吃苦?为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应用心理学博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廖春岭。为什么有的人热衷于没苦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