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徐战方中秋节,你最思念谁,如果用一句话抒秋思,祈团圆,你最先想到哪一句?2022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想到了苏东坡,上演多语种合唱《千里共婵娟》。如果苏轼活在现代,一定是顶流的“旅游博主+美食博主”,他一生走过近200个城市,约有50余种当代美食与其有关联。
■远人对苏轼来说,无论自己到密州之前还是之后,最渴望的事情就是与弟弟相见,却不料屈指一算,自熙宁四年(1071年)赴任杭州途中,和弟弟七月团聚陈州,再至九月于颍州分别之后,已整整五年未见。彼此虽诗书不断,终究比不得面叙手足之情。今自己两鬓爬霜,却不知弟弟已变何样,思念日甚。
其中,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太空连线送祝福、航天员刘洋弹古筝的镜头让很多网友倍感惊喜,表现钧瓷烧制过程的舞蹈《思钧如见君》、宝石Gem与吴碧霞合唱的《一封家书2022》、中国台湾歌手陈立农带来的《此时明月》、致敬教师节的舞蹈《子曰》等,也引起了广泛的传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提起中秋,不少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苏轼的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当年苏轼外放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饮酒一边赏月,想到与自己的弟弟苏辙分离了七年之久却不能相见,十分思念,于是做了这首词。
Mid-Autumn中秋又到一年中秋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千年之前,明月如何照在大文豪苏东坡身上?苏东坡又是如何度过中秋,书写月亮的呢?千年之后,我们依然在吟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坚信,疫情是短暂的,友谊是长久的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罗仕 张璐瑶2月28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25场疫情防控保障专题通气会,由广州市委外办、市贸促委、市公安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单位负责人介绍在穗外国人疫情防控及加强对外国人服务管理等工作情况,并邀请外国商
来源:【宁夏日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月12日,聊起中秋节,宁夏医科大学留学生丹尼尔深情朗诵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丹尼尔从缅甸来到中国只有一年,中文还不是太流利,朗诵起这首词却字正腔圆。“之前参加活动时,这首词我很喜欢,练习了很多遍。
今夜,无论身在何处,你我举目面朝同一处,月,那皎洁、圆满、美好所在。今夜,纵使独在异乡,你我的心连着另一端,家,那温暖、幸福、爱之所在。寓团圆于明月,那祝福与思念正随着缕缕月光传递中……今日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新华社“雪龙2”号1月29日电 原题为:阿蒙森海上的三种颜色 作者:新华社记者黄韬铭1月下旬,阿蒙森海域的天气总是阴沉。白茫茫似拼图般的块块浮冰漂在海面,随着风吹浪涌缓缓移动,时不时能看到落单的企鹅站在上面。天寒地冻,海浪翻涌,激起的水花落到“雪龙2”号甲板,很快结冰。